近年來,隨著大面積隱框玻璃幕墻使用的逐漸減少,金屬板幕墻和石材幕墻的使用比例卻在逐漸增加。在這樣的趨勢下,硅酮耐候密封膠的應用需求也隨之不斷上升,其用量已經逐漸超越了硅酮結構密封膠,成為建筑幕墻上使用量最大的知名硅酮膠品牌。
但是有些問題也隨著應用比例的增加逐漸浮現了出來,比如有施工人員反映打出的硅酮密封膠會產生氣泡,極大地影響了美觀。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天就硅酮密封膠產生氣泡這一現象進行分析探討。
硅酮耐候密封膠一般都在工地完成注膠工作,工地環境及作業條件較差,硅酮耐候膠在固化過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條件不容易滿足。下面就一些具體的情況做一些分析。
注膠時裹進空氣
工人站在腳架上面注膠,注膠的均勻性不易掌握,膠縫里面容易裹進空氣。膠縫修整空氣壓縮后,會產生向外的隆張力,耐候膠縫一般都較寬,厚度較小,提供高位移能力的耐候膠,硬度都較低,膠未固化前很軟。壓縮空氣的隆張力把膠縫慢慢撐起泡。
這種現象在能提供±25%以上膠縫位移能力的耐候膠的應用上,更容易發生。所以,愈是能提供高位移能力的耐候膠,注膠時,更要注意注膠的均勻性。
豎膠縫一般注膠可采用從下向上施膠,可克服一些起泡現象。
注膠時接口潮濕
在室外作業,如果降雨后,接口里面潮濕未干就直接注膠,等太陽照射粘結基材及膠縫時接口里面的溫度升高,膠縫里面的潮氣蒸發,會把未固化的、比較軟的膠縫隆起泡,有時聚乙烯泡沫墊桿潮濕也會引起膠縫起泡。
泡沫棒破裂
膠縫里面的墊桿一般都選用閉孔型高發泡的聚乙烯泡沫棒,在放置時由于不當擠壓,造成內部氣囊破裂,釋放出空氣,剛注完膠時會出現有氣泡隆起或是有鼓起的外觀。
解決方法:
一、將泡沫棒切割開,切割面向內側。
二、采用開孔型泡沫棒或采用依發泡的聚乙烯泡沫棒。
另一種情況是,醇型耐候膠在固化過程中會釋放乙醇,這種物質與某些泡沫棒產生反應,從而引發起泡現象。而我們公司推出的萬途3000幕墻耐候密封膠是肟型膠,它能有效地避免這一問題,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