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紅木市場 “寒意刺骨”,最近國際上對于紅木的政策調整,使得社會對于紅木的關注度回升,這似乎是紅木市場回暖的一陣春風,但紅木商家對此卻并不樂觀。原因除了老調重彈的市場混亂外,竟然多出了房價反作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紅木被列入了不動產”,“紅木原材料價格勢必上調”,紅木熱最近在家具界重新掀起狂潮?
“確實是狂潮,不過卻是淹死紅木商家的狂潮。”廈門某紅木經銷商苦笑說。“消費者現在一聽到紅木第一反應就是貴的、假的等吐槽詞,紅木價格還上升,那生意豈不是更慘淡。”
導報記者走訪了幾家紅木市場,其中一家紅木商家負責人透露:“一天下來,經常一個客人也沒有。”
房價雪上加霜
某紅木導購表示,“房價上漲,80后買了房,基本無力買好的家具。”導報記者參觀了幾家紅木家具店,店內展示的紅木家具設計感兼具實用與時尚,就餐桌套件而言,價格從1萬多到30萬多的都有。“80后逐漸成為購買力主角,他們很務實,我們產品也要務實??墒欠错懖⒉缓?。”一家老牌紅木商家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沒錢的人買了房就更沒錢了,家具都是隨便湊合買,過兩年有積蓄了再換。有錢的也有一部分偏向歐式皮具或者布藝家具,紅木這塊懂行的較少。”
不可否認,房價與家具裝飾確實是存在反作用力的,地產大鱷任志強有句名言,“在有生之年,我應該看不到房價大幅下降了。”房價對于紅木市場的沖擊將會是寒冬期的冰霜,緩慢卻持久。
寒水里摸魚需謹慎
對于終端市場購買力越加薄弱與紅木價格上漲形成的矛盾,業內人士認為,“在愈加寒冷的紅木市場里,紅木家具企業要在寒水里摸魚,就必須謹慎做好戰略規劃,在家具選材與銷售中均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