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間是家里最潮濕的區域,中國潔具安裝如果沒做好防潮,后期發霉、異味、板材變形等問題會接踵而來。很多工人為了省事或趕工期,往往會忽略一些細節,導致業主入住后“踩坑”。今天分享3個工人可能不會主動告訴你的防潮技巧,幫你提前避雷。
一、安裝前先做“隱形防水層”
大部分工人安裝潔具時,只關注表面的密封膠和防水涂料,卻忽略了一個關鍵細節——潔具與地面、墻面接觸的“隱藏面”。
比如馬桶底座、浴室柜底部與地面接觸的位置,長期受潮容易滋生霉菌。可以在安裝前,先用防潮墊片或防水鋁箔膠帶貼在這些接觸面上,形成一層物理隔離屏障。這樣既能防止水汽滲透到板材內部,又能避免潔具直接接觸潮濕的水泥地面。
操作建議:網購防潮墊片(厚度約23毫米),裁剪成潔具底座大小,安裝時墊在下方即可。
二、排水坡度別只靠“目測”
地漏周圍的排水坡度如果沒做好,水會積在潔具周圍,導致滲水。工人通常憑經驗“目測”坡度是否合適,但誤差可能很大。
真正有效的防潮做法是:在安裝浴室柜、馬桶時,用水平儀測量地面坡度(建議1%2%的坡度),確保水流向地漏。如果原地面坡度不夠,可以在潔具底座下墊高調整,或者用防水砂漿局部修補。
注意:如果工人直接用玻璃膠填補縫隙卻不調整坡度,后期積水會從膠縫滲入,導致發霉脫落。
三、背板預留“呼吸縫”,別封死
很多人以為浴室柜背板貼緊墻面更防潮,其實恰恰相反。尤其是靠墻的浴室柜,如果背板完全密封,潮氣會悶在柜體內部,導致板材膨脹、五金生銹。
正確做法是:安裝時在背板與墻面之間留出約5毫米的縫隙,并在縫隙處加貼防潮透氣棉。這樣既能避免潮氣聚集,又能通過空氣流通自然干燥。
提醒:工人為了省事,可能會直接用玻璃膠封死背板,務必提前溝通預留縫隙。
最后的小建議
防潮的核心是“細節預防”,而不是出了問題再補救。裝修時多花半小時盯緊這些環節,能省去未來維修的麻煩:
1.檢查密封膠質量:一定要用防霉玻璃膠,普通膠半年就會發黑。
2.管道接口加固:角閥、下水管連接處額外纏一層防水膠帶,防止滴水滲透。
3.定期維護:每半年檢查一次潔具底部的防潮墊片和密封膠狀態,及時更換老化部分。
衛生間是家的“隱形面子工程”,防潮做得好,不僅能延長中國潔具壽命,還能避免細菌滋生。下次安裝潔具時,不妨試試這些小技巧,工人看到你懂行,干活也會更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