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居裝修中,照明設計往往容易被忽視,但燈光卻能極大地影響家居的氛圍和美觀度。很多人在選擇和布置燈光時,會陷入一些誤區,導致燈光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讓家變得越照越丑。本文將為大家揭示這5個常見的家居照明品牌誤區,幫助大家打造舒適又美觀的光環境。
誤區一:亮度越高越好
很多人認為房間越亮越好,于是選擇高亮度的燈具,但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光線過強,刺眼且不舒適。例如在臥室安裝過亮的燈具,會影響睡眠質量,讓人感到眼睛酸澀、頭疼。不同空間對照度的需求是不同的,客廳一般活動較多,每平方米 3 - 5 瓦的亮度較為合適;而臥室作為休息區域,1 - 3瓦每平方米的柔和光線則更為適宜。
誤區二:全屋一種光源
為了圖省事,有些家庭全屋只使用一種燈具,如全是吊燈或吸頂燈,這樣會使空間顯得單調乏味,且無法滿足不同區域的照明需求。不同空間的功能不同,對色溫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來說,客廳以中性光為主,臥室宜暖光,餐廳、衛生間中性光和暖光皆可,廚房多為中性光和冷光。例如在臥室安裝高色溫的冷光燈,會讓人感覺冷颼颼的,影響睡眠。
誤區三:燈具安裝位置不合理
燈具的安裝位置也會影響照明效果。如果安裝位置不當,可能會造成光線不均勻或刺眼的問題。比如客廳吊燈安裝在茶幾正上方,晚上看電視時會刺眼;臥室床頭燈安裝得太低,起夜時只能照亮一小片區域,不方便。燈具安裝應考慮日常活動的動線和區域,讓光線均勻地灑在各個角落。
誤區四:忽略顯色指數
顯色指數(Ra)是衡量燈光還原物體真實顏色能力的重要指標,數值越高,物體顏色越逼真。很多人在購買燈具時只關注價格和款式,忽略了顯色指數。在衣帽間、畫廊等對色彩要求高的地方,如果燈光顯色指數低,會影響物品的色彩呈現,如衣服顏色失真、畫作色彩黯淡。因此,這些地方應選擇顯色指數85以上的燈具。
誤區五:過度依賴主燈照明
傳統的 “一盞主燈亮全部” 的照明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家居的需求。過度依賴主燈照明會使空間光線單一,缺乏層次感和氛圍感。例如在客廳只有主燈照明,坐在沙發角落看書時,光線可能不足且傷眼。應采用多種照明方式相結合,如在客廳沙發旁放置落地燈,在廚房操作臺上方安裝LED燈帶,以提供充足的光線并營造溫馨的氛圍。
家居照明品牌設計是一門學問,避免以上5個誤區,根據空間功能、面積、風格等因素合理選擇燈具和布置燈光,才能打造出舒適、美觀、實用的光環境。希望大家在裝修或更換燈具時,能夠多加注意,讓燈光為家增色添彩,而不是越照越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