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一直被業內詬病的小米手機軟肋,而雷軍似乎正在試圖改變這一現狀。5月18日上午,雷軍發了一封非常簡短的內部信,任命周光平擔任首席科學家,同時,宣布自己將接管手機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團隊。據記者了解,這是雷軍在2016年1月公司年會上宣布探索前沿科技后的首次行動。是什么原因讓小米一改此前輕技術而重營銷的態度?
發力手機研發
雷軍發布的內部信顯示,公司董事會決定,任命周光平博士擔任首席科學家,負責手機前沿技術研究。本任命即日起生效。
資料顯示,周光平曾經是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總工程師,在雷軍創辦小米時受邀出山,成為小米的聯合創始人,一直負責小米手機的研發和供應鏈,是小米手機業務取得成功的主要功臣之一。
“此次雷軍將功臣周光平擺在首席科學家的位置,也表明小米對手機技術的重視,不過與其他手機品牌相比,此前小米并不重視手機前沿技術的研發。”有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
雷軍在此次內部信中雷軍也坦言,手機技術方向迫切需要做大量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提升小米科技的技術實力。
據記者了解,雷軍作出發力研發這一決定并非空穴來風。在2016年1月小米公司年會上雷軍就有此打算,當時雷軍就提出小米探索前沿科技。雷軍在小米年會演講中,多次提到“大膽探索”和“享受科技的樂趣”,并表示在2016年籌建小米探索實驗室,研究VR和機器人等最前沿的技術和方向。此后,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江吉和小米路由器負責人唐沐出任小米探索實驗室負責人。
除了重視技術之外,雷軍也明確要重視供應鏈管理。雷軍表示,手機研發和供應鏈管理團隊改向我本人直接匯報。
“雷軍此次之所以親自掛帥,直接接管手機研發和供應鏈,更能凸顯出小米想快速彌補技術短板決心,此舉也表示小米要國際化的長遠考慮。”有長期關注小米的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
上述人士對記者說,雖然目前小米已經與谷歌建立合作關系,但由于專利的軟肋造成開拓市場的巨大障礙。小米在美國不敢輕易銷售手機,僅推出了美國版機頂盒。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此次雷軍親自抓手機研發和供應鏈,可能是為了更好的把握小米手機新品的研發節奏,以更高效、省去中間溝通環節的時間成本,來應對目前國內手機市場的殘酷競爭。
“弱化”營銷模式
“雖然此前小米的饑餓營銷模式取得了空前的效果,隨之小米也成為國產手機‘獨角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這一優勢正在慢慢失去。”上述人士對記者說。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2年-2014年間,小米手機銷量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296%、160%、226%。特別是2014年,小米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一,全球排名第五,公司估值也達到了450億美元高位,成為最值錢的未上市公司。
然而,風總有停下來的那一天。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逐漸見頂,中國智能手機的市場慢慢飽和了,從被質疑的饑餓營銷模式到曾經引以為傲的MIUI系統,其弊端也正在一步步暴露,致使小米業績逐漸下滑。
小米2015年業績顯示,互聯網服務的營收增長到37.1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的14.8億元跳漲150%。但據此前路透社稱其看到的一份小米內部文件顯示,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營收主要包含手機游戲和移動支付,其中手機游戲營收26億元,占比70%。而手機方面,2015年小米出貨量為3.89億臺,同比下降8.2%。
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小米已經滑出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前五。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雖然近兩年小米都在積極拓展上下游產業鏈,但所有拓展的基礎還是建立在主營業務手機上,如果主營業務下滑嚴重,必將導致小米未來發展難料。
而此次雷軍親自上陣,調整小米手機人事結構,并直接掌盤手機業務,是否能讓處在銷量下滑的關鍵期的小米實現反轉,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