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渝中區中山四路改造提升的完成,集照明、供電、監控于一體的智慧燈桿也齊刷刷地現身“最美街道”,顏值高功能全,多桿合一的路燈燈桿為中山四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1月9日,記者在中山四路看到,從上清寺轉盤到周公館長度約650米的這段路上,通體黑色的智慧燈桿與黃葛樹并排而立,每一個燈桿上從底部到頂部共設置有6到8種裝備,底部有市政井蓋、排水監測等裝置,中部和頂端則有標志牌、指示牌、天眼攝像頭、紅綠燈、照明燈具等裝置,以往需要兩到三根桿體才能完成的功能任務,現在這一根燈桿就能搞定。不少經過的市民都表示,智慧燈桿實用又美觀,節省了不少空間,整個路面看上去更整潔更美觀。
“為凈化人行空間,解決各類占道桿(箱)體林立問題,我們實施了中山四路多桿合一工程,將中山四路沿線95根路燈、通訊桿、紅綠燈、指示牌、天眼攝像頭等桿體,全部整合為46根智慧路燈桿,并對占道箱體就近遷移,并于8月底完工亮燈。”渝中區城管局綠化照明科副科長謝卓宏介紹,在智慧燈桿投用的2個月中,實際使用效果好,市民反映很不錯。
據悉,多桿合一依托路燈燈桿或是新建燈桿設施,將傳統功能單一的路燈燈桿升級為集供電、網絡和控制于一體的智慧燈桿,并統籌整合交警、公安、市政、通信運營商等多部門現有桿體,使路燈在完成基本照明功能的同時承擔其他公共服務功能,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必備的供電資源、通信網絡資源與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資源,也為智慧照明、市政井蓋、排水監測、燈桿傾斜與無線城市、求助報警、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提供新型設施和便利條件,達到凈化人行道、提升城市景觀等效果。
目前,渝中區在建或已建的智慧燈桿覆蓋中山四路、上新華路、解朝路、解放東西路、民權路等各個區域的道路。功能智慧燈桿的投用也進一步凸顯了智慧路燈管理系統在智慧城市中的重要地位,為下一步智慧城市的建設推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