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的理解就我個人的觀點,應該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做合適的事情。所以我們選擇營銷戰略的時候,不能夠只是評估這個戰略的基本因素,還應該考慮它的時間坐標。但是營銷戰略的時間坐標并不是以時間為單位的,而是以市場關鍵要素為單位的,比如舉在家電行業中國市場的例子:
1985-1989年:價格是市場的關鍵要素,這個期間長虹、康佳做的很好;
1989-1992年:質量是市場的關鍵要素,格力、新飛、容聲做的很好;
1992-1996年:服務是市場的關鍵要素,海爾、TCL做的很好;
1996-2000年:速度是市場的關鍵要素,海爾、美的、TCL做的很好;
2005-2010年:技術創新與國際化是市場的關鍵要素,表現好的是海爾、TCL、美的、海信、創維、格力。
2011-2015年:連接是市場的關鍵要素,目前表現比較好的是海爾和美的。
你的營銷就應該是與這些時間段相匹配,我們看到海爾、美的、格力、創維、TCL等在相應的時間做了相應的事情,所以一直處在領先的地位,長虹的被動就是一直停留在價格這個時間段,結果就是這樣 。在家電行業的這個發展的例子中我想說明的是營銷戰略的時間坐標只能夠是以市場關鍵要素的持續時間為基準,當市場關鍵要素的持續時間改變,新的市場關鍵要素產生,便是一個自然時間單位的結束與開始,因此我們需要分析的是在任何一個自然時間段內,市場的關鍵要素是什么?而不是我們自己擅長做什么?我們不能夠以自己大發展時間作為參考坐標,只能夠以市場關鍵要素作為參照標準,只有這樣做的企業才是在時間坐標上選好了位置。
在營銷戰略的時間坐標上我們通常出現的誤區是這樣一些情況:
第一,過度關注競爭對手,忽略市場變化,嘗嘗把競爭對手的變化誤解為市場的變化。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看到跨國零售商抓緊搶占中國市場,不斷圈地的時候,誤以為做零售終端就是圈地和擴大市場區域,但是在中國零售市場的今天,零售業的市場關鍵要素不是圈地和市場區域而是對于消費者的理解和單店的盈利能力,所以當我們看到沃爾瑪快速擴張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擴張不是關鍵要素,單店運營能力和理解消費者才是沃爾瑪的選擇基礎。看到中國本土零售商希望通過“跑馬圈地”來占據有利地位,真真實實的擔心規模快速擴張和經營能力嚴重缺乏的矛盾會打垮中國本土零售企業。
第二,簡單理解市場,忽略了市場內在變化,常常把營銷創新誤解為市場的變化。看看中國的汽車行業,在短短的不到3年的時間里,汽車業的營銷創新不斷涌現,如會展營銷和事件營銷在汽車業的運用、奇瑞QQ的時尚營銷、君威的文化營銷、新藍鳥的概念營銷等,但汽車生產商也發現,原來行之有效的市場策略正在失效——價格戰不靈了,新車型玩不轉了,廣告更難起作用了,營銷創新也不能夠帶動疲軟的汽車市場。目前,汽車行業在我國市場上,其關鍵要素不是營銷創新,其關鍵要素是目標顧客的解決方案,所以能夠滿足目標顧客的解決方案的汽車產品仍然是占據市場并脫離價格戰的怪圈,做的好的奧迪、寶來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