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保有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按道理汽車用品的需求應該是水漲船高,不過最近記者走訪發現,汽車用品市場卻在日漸蕭條。
雖然是汽車用品的銷售旺季,但位于上海虹橋樞紐附近的龍聯汽配城卻顯得生意冷清。一年前記者曾經走訪了這家汽車用品商店,報道了這家汽車用品店/在電商沖擊的大環境下選擇轉型,一年過去了,店主李先生坦言,現在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一個是電商沖擊,因為大家在一個平臺上價格會非常透明,這樣會對實體店沖擊非常大,整體市場的人氣不旺,跟去年比差了一截。以往會有很多新車帶裝修過來,今年明顯量下來了。
汽車用品銷售不僅面臨著銷售額減少,成本的迅速上升也給小店的經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電商的崛起讓汽車用品的價格更加透明。李先生也將工作重心從原來的汽車用品銷售,轉向了汽車用品的線下安裝和售后服務。但用工成本的上升讓本來就微薄的利潤雪上加霜。李先生不得不減少了員工的數量,不少工作也必須親力親為。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汽車用品汽車裝飾的市場潛力大,并不代表投身于其中就一定能掙到錢。商家依然需要不斷轉型創新,迎合多變的市場需求,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李先生坦言,繼續坐在店里守株待兔肯定不是辦法,擁抱互聯網,走出去為用戶服務將會是16年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