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一線城市房價大漲,似乎已成為全球經濟領域中的熱點。放眼全球,經濟增速下滑、股市下跌、油價低迷、匯率爭貶、銀行壞帳增多。步入2016年以來,除了國際金價史無前例的開個了年度好頭,就屬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最引人注目了。
2015年,深圳房價暴漲,統計數據顯示上漲了五成左右,但實際多數房源上漲了一倍左右。誰知剛過春節,關于上海房價大漲的消息就充斥了媒體,典型的一個故事是:一個房東在一天內調整了三次價格,直接漲價70萬。與此同時,北京房價也騷動起來了,還有2015年房價漲幅已不小的南京、蘇州的熱點板塊,亦是一房難求。
2015年,上海主城區的多數板塊,房價已上漲三四成,如果按當前這種熱火勁兒,很可能在2016年上半年繼續上漲二三成,那么總漲幅就會達到七八成,與深圳暴漲一倍左右的漲幅趨近。預計至2016年年中,北京、南京、蘇州、廣州這幾個熱點城市的房價,相比本輪房價啟動的2015年一季度,將上漲四至六成。
如此大的漲幅,將趕上或超過2013年、2010年、2009年、2007年、2005年漲幅。而在上述的房價高燒年份,多數情況下都會出臺收縮性政策,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而如今,在多數二線城市和幾乎全部三四線城市房價平穩或陰跌的背景下,在中央致力于去庫存的條件下,在全國和地方放松性政策頻出的前提下,一線城市的政策會收緊嗎?
筆者認為:在一線城市房價暴漲之后,必將出現本地政策的異動!分析邏輯,且看三點:
第一,一線城市房價暴漲,不利民生。深圳房價暴漲一倍,普通民眾購房越來越難。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2014年深圳房價收入比為20.2倍(全國排名第一),也即一個家庭需要20年收入,才能買套平均單價的100平米房子;2015年房價收入比進一步攀升至25.8倍。這一數值之高,不僅高居全國第一,而且超過香港,很可能也是全球第一!而政府提供的保障房、經適房遠遠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那么當地政府再來談民生,恐怕相去甚遠。
第二,投資投機需求趨旺,不利實業。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關鍵是實體經濟不振,這其中確實有煤炭、鋼鐵等產業需要去產能的無奈因素,但更多的產業,比如中央倡導的創新創業,需要更多的資金。如果類似深圳這樣五成左右的購房需求,都是投資投機需求,那么深圳的實體經濟、創新產業,還能“愉快地相處”嗎?
第三,房價上漲過快,滋生金融風險。房價暴漲到一定程度,一旦開始下跌,則必定對金融體系造成負面影響。看國際,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非常典型。看國內,2008年深圳房價大跌之后,曾經出現短暫的、個別的斷供現象,假如當時沒有四萬億刺激,則深圳斷供數量必定不是個小數目。誰敢肯定,2018年前后的新一輪樓市降溫(筆者預測),深圳房價下跌的時間不會超過2008年?況且,2014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快速上升,中國的商業銀行沒有一絲擔心嗎?
再看現象,初現異動。其一,近期三個一線城市出現了政策異動,值得思忖。其一,近日有傳言:從3月1日開始,深圳很有可能執行新政,非深戶購房者要求繳納的社保從一年改為三年。筆者認為,具體時間點難說,但深圳收緊限購,概率很大。深圳房價逆天暴漲,政府沒有理由不“潑點冷水”。春節前深圳市長表示:為把房價穩定在合理區間,市政府一方面加大人才安居工程和保障房建設,一方面研究調控政策,穩定房價。而在諸多政策中,當前深圳的限購最為寬松,收緊一些,合情合理。
其二,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規劃國土資源局等四部門關于進一步優化本市和土地和住房供應結構實施意見的通知》指出,上海將要優化住房供地結構,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應比例,中心城區不低于70%,郊區不低于60%。顯而易見,這是實打實的新政,雖然不屬于直接抑制需求的政策,但通過擴大中小套型比例,能更好的滿足剛需和自住需求。其實,春節之前,上海市委書記就曾明確表示:上海要控制房價,發展中小戶型。如果這一調整住宅供應結構的措施見效慢,則接下去還將有其他新政出臺。
其三,廣州暗地減稅。2月24日,有新聞報導:在廣州部分城區包括越秀區、天河區和海珠區在內,只要無房,就算首套房標準征收契稅。而2月19日,三部委《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明明規定: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暫不實施本通知第一條第二項契稅優惠政策及第二條營業稅優惠政策。這也就意味著,廣州委婉的拒絕了國家政策。2015年,廣州樓市偏弱,房價基本沒怎么漲,相比兄弟城市深圳差了許多,放松政策,可以理解。前段時間,就有消息稱廣州將放松限購。限購沒動靜,稅收卻有動作了。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深圳房價漲幅最大,因此必定出臺收縮性政策;上海房價漲幅較大,已經有政策出臺;廣州房價漲幅較小,當局并無收緊政策之壓力,反而有放松政策之沖動,但仍難免引起輿論爭議。而北京,房價漲幅小于深圳和上海,大于廣州,因此暫時無動靜。
一線城市,政策動向不一,存在異動現象,也正反映樓市熱度不同。在房地產調控方面,中央允許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一城一策。隨著未來幾個月全國樓市繼續復蘇,一線城市房價仍將堅挺。那么,一線城市政府收緊政策的壓力將越來越大。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這幾個強勢城市的房價,在政策變化與預期移位的錯綜糾結之下,也將變得越來越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