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于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
兩大品牌“牽手”后將所占據中國專車九成的市場份額,或面臨諸多市場審查和監管。
南方日報記者 彭琳 葉丹 實習生 陳荷
行業
專車市場競爭將進一步集中
雙方達成戰略協議相互持股后,滴滴也因此成為了唯一一家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資的企業。據悉,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業內認為,該交易標志著中國共享出行行業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據悉,未來優步中國將保持品牌和運營的獨立性,司機和乘客繼續獲得穩定服務。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表示,與Uber的合作將讓整個移動出行行業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
據了解,為了爭奪中國市場主導地位,Uber和滴滴出行一直在大肆燒錢。Uber曾表示,它每年將投資至少10億美元,用于拓展中國業務。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兩家公司紛紛向司機提供補貼。
目前,融資金額超過150億美元的Uber有許多投資者。由于首席執行官Travis Kalanick曾表示將盡量推遲上市時間,Uber投資者目前沒有很好的退出策略。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業務虧損成為影響Uber上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易觀互聯網交通出行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張旭分析認為,經過幾年的激烈競爭,滴滴出行、優步中國都已經在中國市場投入了大量資金,投資者期望能夠盡快結束價格戰。滴滴出行收購優步中國后,戰略上將會由現金補貼轉向服務補貼轉變,以提高用戶體驗,加快企業盈利步伐。
艾媒數聚CEO張毅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兩者合作可以進行優勢互補。而對滴滴來說,上市進程或會加速。
不過張旭也指出,當前中國專車市場中滴滴出行、優步中國的活躍用戶覆蓋率分別占據前兩名位置。雙方“牽手”后,專車市場格局寡頭化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將進入新的階段。對于其它專車廠商而言,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倒逼競品企業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現有活躍用戶黏性。
分析
律師稱難以判定是否涉嫌壟斷
7月28日,中國交通運輸部等7部委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宣布網約車合法,這也是全球范圍內第一部國家級的網約車法規。
在新政公布幾天后滴滴出行就和優步中國“牽手”,讓外界對行業的發展又多了幾分猜測。市場研究機構中國IT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滴滴所占專車市場份額達到85.3%,而優步中國為7.8%。兩者“牽手”后的總市場份額將超過九成。這次合作是否會涉嫌壟斷?
在2015年年初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后,易到用車公開宣布向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國家發改委舉報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行為未按要求向有關部門申報、嚴重違反中國《壟斷法》,請求立案調查并禁止兩家公司合并。滴滴快的方面當時回應稱,由于兩邊企業均未達到有關經營者集中的申報門檻,因此不需要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
知名IT律師趙占領就滴滴出行收購優步中國是否構成壟斷的疑問時表示,滴滴出行收購案,涉及的反壟斷問題主要是經營者集中,但因雙方的營業數據暫未對外界公布,因此難以判定是否會因此被商務部否決。“企業合并涉及到復雜的交易流程,即使符合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一般也會在正式簽約后才啟動申報程序。”
趙占領還表示,商務部審查主要看這起收購是否會排除或限制競爭。目前網約車行業參與企業比較多,還有神州專車和易到用車等。反壟斷法原則上不反對企業通過正常市場經營以及合并等方式做大做強,主要反對的是利用壟斷地位從事排除競爭、限制競爭的行為。
對于合作后市場占比超過九成的估測,趙占領律師分析稱,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標準是營業額,而不是市場份額。如果營業額之和不到20億元、每家的營業額不到4億元,也不需要去申報,除非收集的事實和證據表明經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