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伊始,虛擬現實就越來越火,各行各業都爭先恐后的與它套近乎,于是你可以看到VR+教育、VR+旅游、VR+房地產等不同行業的親密合作,總而言之,VR開始在各個領域遍地開花。既然VR這么火,一下子知名度和話題性這么高,肯定會有人會借它的名氣炒一炒,果不其然,VR也開始成為了廣告營銷界的新寵了。
眾所周知,品牌商為了提高品牌的宣傳效應,要么會跟明星合作,這種情況一般是明星代言廣告,比如說最近李易峰就代言了xx高端化妝品。這種形式的推廣應該算是最實際的,就是利用明星效應。也有其他類型的,比如說拍個微電影;或者是搞個有意思的線下活動,反正最終的目的都是想讓品牌效應最大化。但是最近VR熱風的刮起,吸引了廣告營銷人的眼球了,他們開始利用VR發揮它們的新創意了。
比如說,最近麥當勞已經開始嘗試應用虛擬現實了,這家食品巨頭開展了“手牽手一起走”的活動, 顧客可以戴上Gear VR和Oculus Rift跟農夫一起”耕作生產“麥當勞的套餐。麥當勞也與FutureVisual合作, 制作了360度視頻。 顧客可以通過Gear VR看到麥當勞的食品原材料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當然,這個活動并不是麥當勞試水VR的第一次,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 就在Happy Meal box附送一套類似Cardboard的虛擬現實頭顯。
對于這個活動,小編還是蠻贊賞的,大眾現在對于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不再局限于是好吃就行,它的生產過程,食品健不健康,干不干凈才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尤其在國內,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尤其不放心,就算食品被貼上什么健康、無添加的標簽,也難以打消消費者內心的疑惑,要是以后企業在制作食品的過程中,也能有麥當勞這樣的或者,估計對于提高消費者的信任還是有幫助的。
當然,VR除了被麥當勞利用之外,在fashion秀上也能用到VR,比如說Dior在去年的時裝秀上,就推出虛擬現實技術的頭戴式視聽眼罩,即可體驗Dior迪奧高級成衣秀場的后臺世界。估計你也不必奢望坐在現場看秀的嘉賓了,你在家也能享受看秀的樂趣。當然,化妝品牌肯定也不會錯過這樣的宣傳方式,比如,美寶蓮在最新的產品發布會上,它就將最新科技的VR(虛擬現實)魔鏡引進活動現場,到場媒體帶上魔鏡虛擬體驗置身紐約街頭,360度轉動頭部,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紐約最前線的潮流氣息。
隨著越來越多的廣告營銷和VR的合作,這股勢頭是否會是廣告界的新寵呢?小編覺得,可能性還是挺大的,原因如下:
其一:VR本身具備的特質,它容易讓消費者產生共鳴
品牌推廣的目的一方面是加深品牌在用戶心里的黏性和忠實度。運用VR技術展示,能使得人類大腦對于畫面的感知升級到另一個時間與空間的層次。對觀眾來說,360度沉浸式體驗能夠引發共鳴,激發深層的同理心,而一般平面類的廣告,只能帶給用戶聽覺、視覺、甚至有部分心靈觸動,但是很難達到更深層次的感受。在傳統視頻短片中導演會通過拍攝引導觀眾什么時候該看,并且該看向何處。然而在VR中,觀眾可以想看哪里就看哪里,他觀看的角度變成了360度,視野范圍更有主動性,因此,對于用戶的體驗也更有吸引力。
其二:VR將會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平臺,品牌需要多平臺進行推廣。
據eMarketer的報告,2016年中國市場VR用戶數將達到140萬,在兩年內達到730萬,VR將以一種突進的速度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而且隨著硬件和應用內容的提升,大眾對于VR的認可和接納程度都在增加。除了大眾認可的在游戲、娛樂、視頻等領域的普及應用之外,VR將可能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平臺,或者是未來最社交化的平臺。因此傳統的流量營銷思維將會被慢慢的被替代,體驗式營銷將會是品牌重點推廣的下一個突破口。
當然,越來越多的品牌商愿意采用VR進行品牌推廣,肯定是看中了它具有的宣傳效應。畢竟在現在這個以噱頭和炒作的網絡社會,大家都尋求一種新的方式進行捆綁宣傳。而如今VR的沉浸式體驗也越來越吸引用戶的眼球,目前把VR當做噱頭只能算是最初級的營銷方式,未來如何巧妙的利用VR,它所能帶來的營銷價值肯定要遠大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