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誕生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在美國經濟進入特殊的“滯脹”時期之后發展出來的一種全新的經濟形式。在新經濟誕生的初期,雖然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沒有全面啟動,這給中國部分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帶來一定的困擾,在中國還沒有完全融入新經濟時代的條件下,產生了寫不曉得額問題。
新經濟條件下部分企業市場營銷戰略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部分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不足,轉而依賴營銷增加產品的市場。在新經濟的條件下,產品是以創新為生命力的,一個好的產品其銷路自然能夠得到保障,這是新經濟時代企業產品營銷戰略的基石,以微軟公司的Windows系統為例,正是因為其強大的功能才使得產品在世界上擁有如此大的銷售能力,這是以企業的核心創新力為前提的。但是我國企業的核心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還不能將只是轉化為產品中的設計理念,還沒有完全進入新經濟時代條件下企業的生產模式,企業的利潤無法通過核心的創新來驅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加大營銷的宣傳,通過各式各樣的廣告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而不是產品的核心質量。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企業不得不采用過度營銷的戰略,這些策略雖然能夠在短時期內提振企業的市場,但無法保證這些客戶轉化為二次客戶,這是無法通過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做到的。
市場營銷戰略上出現了價格戰,卻沒有出現質量戰。新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也應該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做出一些改變。知識經濟還是一種共享的經濟,是能和企業的競爭對手共享核心技術的,以蘋果公司和三星公司為例,蘋果公司產品需要三星公司為其提供零件,而且二者在最終產品上的爭奪并不會影響他們之間的合作。新經濟是一種全面合作的經濟,而不是處處競爭的一種經濟。但是當前中國的一些企業中,還存在公司“死對頭”的錯誤觀念,兩者在企業產品的競爭上采用價格戰,在價格降低的同時,產品的質量也隨之下降。以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為例,這兩家公司在無線網的服務上就是這樣一種營銷的模式,雙方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但在激烈競爭中并沒有提高網速服務,而是通過一些雙方所約定俗成的價格戰,“你在這個套餐上比我優惠,我在那個套餐上比你優惠”這樣一種模式來騙取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毫無核心創新能力。
新經濟條件下市場營銷戰略應當注意的要點
市場營銷要適合而止,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產品創新上。新經濟在本質上是一種知識經濟,是以創新為生命力的一種經濟,在新經濟條件下誕生的產品與傳統產品有很大的差別。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是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更加注重用戶的體驗,做到了真正地為用戶考慮,這是傳統經濟時代所難以達到的。這種高度用戶體驗的產品,給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帶來了相應的轉化,要求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對一個處在新經濟時代的企業來說,一個好的產品幾乎不用花費太多的精力去進行市場營銷規劃,以為每一個用戶都會成為其推銷員,這是傳統企業所不敢想象的。這樣的企業一定是在最大程度上考慮了用戶的產品體驗,能夠在產品上做到最大的創新。因此,在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產品創新上,讓每一個用戶成為其產品的推銷員,這才是最有效以及最省錢的市場營銷戰略。
企業應當樹立正確的市場營銷理念,減少價格戰的發生。企業之間的價格戰在表面上看受惠的是消費者,其實不然,因為企業在價格戰中是通過降低產品的質量實現其價格下降的,而不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與創新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之間的價格戰最終會使消費者購買到質量很差的產品,而企業又會通過擴大地市場營銷投入加大廣告,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是非常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一種做法。在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應該依據產品的創新特質,樹立正確的市場營銷理念,對產品進行真實的描述,從而實事求是地制定產品的價格,避免在市場中出現損害消費者的價格戰。
在新經濟條件下,我國部分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還存在一定的誤區,例如部分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不足,轉而依賴營銷增加產品的市場,以及市場營銷戰略上出現了價格戰,卻沒有出現質量戰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市場營銷要適合而止,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產品創新上;企業應當樹立正確的市場營銷理念,減少價格戰的發生等市場營銷戰略制定時應當注意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