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騰訊移動支付的日均支付交易筆數超過6億,請問其中線上和線下支付的比例分別是多少?虛擬物品交易和實體物品交易的占比分別是多少?支付業務什么時候能夠實現收支平衡?或者什么時候能在商業化方面實現重大突破?騰訊對商家收取的分成比例是多少?由央行推行的網聯平臺即將上線,請問從長期來看這個線上支付清算平臺將如何影響騰訊支付的生態系統以及市場份額?
在支付交易方面,我們現在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已經超過6億,如果進行排名的話,排在第一的是社交支付,包括紅包,其次是在線支付,第三是線下支付。我們認為這個排名與我們推廣支付平臺的努力是一致的。我們利用紅包為用戶帶來非常獨特、高頻率的體驗,在此基礎上我們為在線服務提供商帶來商業交易。在去年,我們依靠在線支付方面的優勢說服了大量線下商家使用我們的支付服務,從而大大增加了騰訊支付在線下的使用。
在增長規模方面,交易筆數同比增長接近一倍,線商業交易額(包括線下和線上商業交易)同比增長兩倍,從數字上大家就可以看到騰訊支付增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支付業務商業化方面,我們將支付視為騰訊生態系統的基礎服務之一,我們的目標是利用支付平臺來吸引用戶,從而解決商家與用戶之間的痛點。因此,我們可以讓用戶在我們的平臺上實施更多活動,同時讓更多合作伙伴獲得用戶的支付,從而也會使我們的平臺受益。因此,我們的主要出發點不是賺錢。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去年這個時候,我們的支付平臺錄得較大虧損,因此我們進行了一些相應的調整,從而挽回了部分與銀行手續費相關的虧損。現在,支付業務的確實現了較大增長,但我們也在營銷、基礎設施和人才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因此整體上我們現在還是將支付視為基礎設施,而不是產生利潤的服務。這種定位還將維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央行的確將要上線一個新的在線支付清算平臺,有兩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在技術方面,我們現在積極為央行提供幫助,包括組織新平臺、貢獻我們的技術來幫助央行的平臺進行開發。長遠來看,我們預期部分交易將轉移至這個集中的平臺。我們相信,如果這個集中平臺真的上線的話,對于行業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二是,部分用戶的錢將存到央行去。目前大約12%的用戶存款是要求存到央行的,對于這部分錢我們是得不到利息的。我們相信,以后這個數字可能會提高。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政府警告稱,很多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依賴用戶存款的利息來支付成本開支。因此,我認為將來會提高上述要求的存款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