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湖南衛視推出自己的“獨播戰略”,旗下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自制節目,全部由其“芒果TV”獨播,互聯網版權一律不分銷。此前,中央電視臺也關閉了今年巴西世界杯的直播分享權,改由自家的CNTV及APP客戶端央視影音(CNBOX)播放。
聯系到近期的“凈網行動”,在視頻網站一眾美劇和自制劇下線的大背景下,芒果臺的“獨播”戰略倒也生逢其時,可以理解為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業,開始向影響自身生存的網絡視頻業進行宣戰。
這一幕,何其相似?“芒果獨播”的背后,到底是進步還是倒退?
前車之鑒:報業阻擋互聯網的嘗試與失敗
在探討芒果獨播的利弊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歷史,梳理一下電視業的同門——中國報業與互聯網的抵抗與消解過程,以作前車之鑒。
中國互聯網20年來,在迅猛發展的同時,有一個事實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國報業用自己電子版上的免費新聞喂大了報紙的“掘墓人”。當一批商業新聞網站壯大成“白眼狼”之后,報業采取了三次“覺醒”后的行動。
第一次,1999年4月15日,人民日報社牽頭,包括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日報》、《解放日報》等傳統媒體主辦的23家網絡代表齊聚北京,簽訂《中國新聞界網絡媒體公約》:“凡不屬于此公約的其他網站,如須引用公約單位的信息,應經過授權,并支付相應的費用。”
1999年前后恰是中國互聯網業的草莽時期,對報業的這等要求無人理會,而這次“公約”又幾乎沒有行之有效的約束力,胎死腹中。
第二次,2005年11月1日,中國都市報研究會總編輯年會在南京召開,發表了著名的《南京宣言》:“全國報界應當聯合起來,積極運用法律武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改變新聞產品被商業網站無償或廉價使用的現狀。”
一年之后,第三次行動。2006年1月12日,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首倡,全國39家報業集團聚集廣州,發起《全國報業內容聯盟的倡議書》:“共同制定向網絡媒體提供新聞內容的定價規范,提高網絡轉載的門檻,捍衛自己的知識產權”。
2005年,是中國報業所謂的第一次拐點,從這一年開始,中國報業的發展速度放緩,盈利能力開始下降,報人們也開始討論和面對報紙的生存問題。
雖關系到生死存亡,但39家報業集團的“內容聯盟”還是一如既往,無疾而終。
報業三次結盟行動中的宣言、公約和倡議內容,至今都沒有實現。對報業新聞內容的版權保護,現在也僅有《財經》雜志、《財新新世紀》周刊、《新京報》和《南方周末》等少數優質媒體不時對商業網站發出維權聲討,但也僅停留于此。
報業的抵抗遭到現實的消解。從2006年開始,中國報業整體大勢一路走跌,近兩年來更可謂舉步維艱,行業整體唱衰,報人轉戰網媒,而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卻日益壯大。
理念倒退:“閉關鎖臺”背離互聯網時代發展趨勢
推出“芒果獨播”,湖南衛視還是有一些底氣的。就電視節目的內容制作而言,湖南衛視的綜藝欄目《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占據了不小的收視份額,也為湖南衛視回報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自制電視劇和購買的劇目上,湖南衛視主打青少年群體,偶像劇、神話劇甚至一些翻拍、戲說的“腦殘”型劇目,注水到60集、80集的超長肥皂劇,在收獲口水的同時也贏得了一部分市場。
但有底氣卻不一定意味著可以逆勢而為。傻二的“神鞭”在冷兵器時代可謂登峰造極,但遇到洋槍大炮,只能失魂落魄。
在傳播渠道多元化的時代,互聯網的傳播邏輯是合作分享,而不是“閉關鎖臺”。固然,傳統體制內的電視臺在內容制作上有足夠的創新優勢和資源自信,但在傳播渠道的推廣和建立上卻有著先天不足。
就拿芒果TV來說,僅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上看它難當獨播大任。傳輸不流暢,畫面有停頓;內容上除了湖南衛視的招牌節目之外,缺少更優質更豐富的內容。與全網海量的視頻網站節目相比,芒果的單一和一元,顯然無法與全網的海量與多元相抗衡。
即使芒果TV會借此次獨播戰略的契機,湖南臺集中優勢資源、人才與資金力量進行重點打造,但前景依舊悲觀。歷史早有先例。沃爾瑪1995年就開始做電子商務,柯達膠卷最早開始制造數碼相機,但結果呢?柯達已經死了,沃爾瑪的電商沒做起,零售業務卻遭到其他電商的阻擊。
因此,識時務者為俊杰,面對互聯網這頭已經長成的大象,單打獨斗和封閉自己顯然是不明智的,如何與象共舞,才是王道。
進步:在版權保護的基礎上精耕內容運營
雖然我不看好此次芒果獨播的前景,畢竟這是一次傳播渠道的倒退,但我還是非常認可湖南衛視在知識產權保護上所做的進步。
眾所周知,傳統媒體如報紙和電視,在內容制作上擁有新媒體所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在版權的保護上卻一直無太大動作。無論是前述報業對版權追討的不成氣候,還是電視節目在互聯網界的“廉價”分銷,都將自家辛苦耕種的良田拱手讓與他人。
湖南衛視此次宣稱,對其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自制節目,在互聯網版權上一律不分銷;購買節目的版權,則一定要包括或者盡可能包括互聯網版權,“整個湖南廣播電視臺全臺所有頻道制作的節目,絕對不允許擅自和外面的新媒體合作”。
這應當是湖南衛視在內容源頭上的控制,把版權的保護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傳統媒體借以突破生存困境、謀求發展空間的必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