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騰訊上周公布第四季度財報,至此,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2015年財務業績均揭曉。
年度財報顯示,騰訊規模最大,在BAT中率先營收突破千億。營收規模第二的是阿里巴巴、第三是百度。阿里巴巴則在BAT中凈利最高,達74.94億美元,騰訊凈利最低。
以下是騰訊科技盤點BAT 2015年財報數據,希望給廣大投資者以有價值的參考:
百度首次凈利季度最高 改變墊底局面
與此前數個季度不同,這個季度百度凈利最高,改變BAT中墊底局面。
財報顯示,騰訊2015年第四季度收入為304.41億元(46.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
騰訊經營盈利為108.88億元(16.7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經營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35%升至36%。
阿里巴巴集團第四季度營收為345.43億元(約合53.3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這個季度阿里巴巴營收在BAT中最高,其營收受益于2015年雙11電商購物節的強烈推動。
天貓和淘寶從雙11中提取大量傭金和廣告費。在2015年11月12日,阿里巴巴宣布,按照數據顯示,在雙11當天阿里巴巴旗下各平臺總交易額達到912億元,其中無線占比達到68%。
阿里巴巴集團第四季度凈利潤為124.56億元(約合19.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9.83億元增長108%。這同樣受益于雙11和雙12等電商年底大促推動。
百度第四季總營收為186.99億元(約28.87億美元),同比增33.1%;移動營收在營收中占比56%,上一財年同期為42%。百度營收照常在BAT中墊底,但百度凈利改變很大。
百度第四季凈利潤247.12億元(約合38.15億美元),同比增長663.0%。百度凈利大漲是因為計入與攜程置換去哪兒股權所帶來的凈收益。
百度在2015年10月26日以后把去哪兒的財務業績從財報中剝離。從2015年12月底開始,攜程將對去哪兒進行并表,百度則成為攜程最大機構股東。
對比2015年第三季度可發現,百度原本在營收和凈利方面均落后于阿里和騰訊,但百度在2015年第四季度開始,剝離了去哪兒業務,到2016年第一季度,又對愛奇藝進行私有化。
2016年2月12日,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和愛奇藝CEO龔宇向百度董事會發出非約束性收購要約,提議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80.5%的全部已發行股份,此后有聘請摩根大通為財務顧問。
隨著百度進一步剝離網絡視頻業務,未來更專注于投入搜索和O2O領域,百度在凈利方面的表現也會大幅改善。
騰訊成BAT首家營收破千億企業
從年度數據看,騰訊成BAT中首家年營收突破千億的企業。
財報顯示,騰訊2015年總收入為1028.63億元(158.4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
經營盈利為406.27億元 (62.5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
騰訊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288.06億元(44.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
網絡廣告成拉動騰訊營收增長重要動力。2015年,騰訊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110%,主要反映廣告客戶基礎的擴大及平臺流量增加。年內,騰訊廣告總收入中逾65%來自移動平臺。
騰訊的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8%至2015年第四季度的57.33億元。效果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57%至29.16億元,主要反映了QQ空間手機版、微信公眾賬號廣告,以及新推出的微信朋友圈廣告服務收入的增加。
品牌展示廣告收入同比增長89%至28.17億元,主要反映了來自騰訊視頻和騰訊新聞等平臺移動側的貢獻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