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費是指在手機號碼歸屬地以外使用業務產生的費用。在國家“提速降費”的背景下,這項存在22年的費用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焦點。4月23日,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回應稱,將加快取消漫游費步伐。隨后,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評論則建議工信部開出取消漫游費的時間表。
實際上,下調以至取消漫游費的呼聲由來已久。早在2007年,就有專家和媒體呼吁下調漫游費。2008年初,國家發改委專門組織了下調漫游費的聽證會。2008年4月份,工信部制定了主叫0.6元/分鐘、被叫0.4元/分鐘的漫游通話費上限。
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向記者表示,有用戶誤認為這個0.6元/分鐘的價格是漫游費,實際上這個價格包括漫游和長途通話價格兩部分。2014年以來,三大運營商相繼推出了無漫游費的4G套餐。以中國移動4G飛享套餐為例,套餐內主叫有全國通用的通話時長,套餐外主叫則長話和市話統一價格,被叫則都為免費。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種統一價格未必比原來有漫游費時市話、長話的價格低。
以中國移動4G飛享套餐為例,超出該套餐部分的長話、市話和漫游的統一價格分為0.19元/分鐘和0.25元/分鐘兩種,而北京動感地帶一項有漫游費的25元/月的套餐內通話價格為:市話0.12元/分鐘、長途0.18元/分鐘。
在不考慮套餐內通話時長和套餐費用的情況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假設一位用戶通話300分鐘,那么在4G飛享套餐0.19元/分鐘的計費標準下,費用是57元;如果這300分鐘全部是市話,按原來0.12元/分鐘的市話價格算,費用則是36元。
另外,如果這300分鐘里面,256分鐘屬于市話,44分鐘是漫游,按0.12元/分鐘的市話價和0.6元/分鐘的漫游價計算,資費為57.12元。這意味著300分鐘里面,如果漫游通話時間低于44分鐘,那么原來市話、漫游費分別計價的套餐仍更劃算。
“工信微報”在對取消漫游費的回應中也表示,使用無漫游套餐的用戶占比在逐年快速增高,已近四成,一些不經常出差的用戶更傾向于選擇針對本地使用而更優惠的資費方案。
除推出無漫游費的統一價格套餐,記者注意到,區域性取消漫游費也早已有所破題。早在2013年,廣西公布的《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發展推進方案》就提出,實現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市通信資費同城化,移動電話自2013年7月1日起,取消四市間通話漫游費和長途費。
去年,云南通信管理局也發布公告稱,從2015年9月1日0時起,取消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之間電話互撥所產生的長途通話費、漫游費,轉為按照本地通話費計費。
與上述在同一省內取消漫游費不同的是,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下,去年8月,京津冀在全國首次實現了跨省取消漫游費。
這種區域性取消漫游費類似于擴大了原來的市話范圍,而且延用原來的市話價格,對于區域內流動的用戶來說可能比4G無漫游套餐還劃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