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HTC發布了可謂萬眾期待的HTC 10,在大陸腸粉還在翹首企盼何時上市發售時,HTC卻在配置上給了大陸特別的待遇,除國行搭載驍龍652處理器之外國際版全部采用更高級的驍龍820,儼然一副瞧不起大陸的樣子,雖然售價也跟著降低,但還是受到了廣大網友的聲討。其實HTC完全可以和國產廠商一樣同時推個高配與低配賣兩種價格就行,既可以避免落下看不起大陸的口實,又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HTC最終還是上架了820版本)
HTC 10 lifestyle
通過這次的首發減配事件及其過往HTC在大陸的營銷策略來看,與其說HTC不重視大陸市場不如說HTC不理解大陸市場,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HTC在營銷方面向來都是差生,在國產手機無孔無入的花式營銷面前HTC簡直弱爆了,可能根本看不懂也不知道如何突圍。不管是之前的智能手機業務還是現今如火如荼的VR業務,HTC在營銷上始終都是靠產品本身說話。如安卓時代第一部安卓手機、第一個1080P手機、第一個全金屬機身手機以及各種第一個雙核、四核手機,HTC的營銷多是靠產品本身的頭銜靠媒體自發的宣傳來進行。而同期的老對手三星則是同款機型外國發布中國還發,韓劇植入、奧斯卡禮包贊助、明星代言、網站廣告等手段轟炸你的視線,也許你會說HTC這些也都做了,那筆者只能說相比對手HTC做得還不夠。
第二,HTC作為曾經安卓老大市值超300億美元,向來以高端品牌自居,在落寞之后也不愿低頭,高昂的產品售價常被消費者與媒體詬病。而在大陸這邊國產手機競爭激烈,且多集中在2000元以內的價位。再加上,臺灣媒體對大陸消費水平長期過分的低估,導致HTC決策層錯誤的認為減配降價是針對大陸合適的選擇。盡管事后有媒體證明,HTC是有打算在大陸推出國際同款的HTC 10,但在輿論上只能被認為是補救,消費者依然不買賬。
第三,大陸市場呈現嚴重兩極分化。一方面國產手機價格不斷下探,另一方面蘋果、三星等高端市場份額還在不斷擴張,這一點可能是作為對標蘋果三星的國際大廠HTC想不通的。殊不知自身品牌影響力嚴重下降,產品本身也沒有當初吊打對手的實力,與HTC 10同期的三星S7系列可以說在外觀和配置上都有碾壓之勢。在銷售不佳該反思產品設計的時候卻將黑鍋推給營銷太弱。不過不難理解,國內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高層頻繁的換血,想專注思考國內市場策略也難!
綜上所述,向來不擅長營銷,錯誤估計大陸消費水平傷害同胞感情,復雜的國內競爭環境都是這次低配低價策略出臺的誘因。
HTC臺灣發布會
那么,HTC這一次的事件很嚴重么?其實這一次大陸低配待遇說成是一個事件有些危人聳聽了,但確確實實傷害了大陸人民的感情,更加傷害了HTC在大陸的品牌地位。不過這次的首發低配事件筆者相信HTC是有苦衷的,同樣列幾點原因。
第一,HTC的體量早就不如從前,在過去的2015年里,三星全球市占率22.7%排行第一,HTC則歸在其他一欄在排行版不見蹤影。如此體量的HTC在供應鏈的話語權及議價能力肯定不如當初,而我們知道HTC對標的蘋果、三星在供應鏈的控制能力基本上就是全球最頂尖的兩家了,同時相較小的體量也難以分攤研發制造的成本,HTC在硬件制造成本這一環就敗給了對標對手。
第二,還是品牌影響力的原因,HTC早前都是各種技術的首發,而現在呢?驍龍820最早發布的是樂視,最早能量產出貨的則是三星、小米,沒了以前首發時獨占的銷售空窗期,HTC在智能手機業務持續虧損期間很難在售價上給出太多的優惠。
第三,還是銷售問題,考慮到驍龍820量產爬坡中,以及自己的供貨優先級,驍龍652能滿足大陸市場快速鋪貨的需求,也能減少成本在售價上更有競爭力。不過這里有個細節,筆者即使想給HTC洗白也找不到理由,為什么同樣是搭載USB Type-C的接口國際版是USB3.1的標準,而大陸版卻是USB2.0的。
想到HTC將重心轉移到VR業務,但同樣存在定價過高市場營銷不足的問題,不得不讓人擔心HTC最后重蹈智能手機覆轍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境地。